本报杭州4月25日讯(记者 王婷 通讯员 杨圣琼)在“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中,该用怎样的核心词来表达当代浙江人的价值共识?省文明办自3月22日起向全社会征集“我们的价值观”核心词以来,征集到了2600多条核心词,目前,核心词的凝练表达相对集中在“务实、守信、崇学、向善”上,这4个相对集中的核心词一公布,就在社会各界激起层层涟漪。
今天,一场关于“我们的价值观”核心词的探讨活动在浙江传媒学院举行。
价值观是什么?是空气,看不见摸不着,却不能缺失。“人们生活在空气中而不知空气存在,如果被人蒙住了嘴,就会发现缺氧。我们生活在价值世界中,在碰到两难选择的时候,社会就会更关注价值观。”浙江传媒学院社科部戴月华的一席话,点出了价值观的不可或缺。
“我们在寻找一种将文化继承性和文化超越性相统一的文化自觉精神。” 浙江传媒学院冯溪屏教授认为,“务实、守信、崇学、向善”就是这种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务实”即讲究实际、实事求是,倡导做一个务实的浙江人,这是浙江人的优良传统。
浙江人历来不善张扬,不好争论,崇尚“多做少说,做也不说”,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在改革和发展实践中,又能够坚持从世情、国情、省情和面临的实际以及人民群众的愿望出发,不拘泥于以往经验,不照搬别人做法,努力作出符合浙江实际的战略抉择。
“实事求是,不动摇,不折腾,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心无旁骛干实事,脚踏实地求实效。”这是浙江人的写照,戴月华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对此做了阐述,还原了“务实”的价值。
“这些核心词是我们在寻求的最大的价值公约数。”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陈先春说,浙江人历来义利并重,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守信”的价值观很重要。
浙江历史上商业文化繁盛,许多著名思想家较早就倡导“以利和义”、“义利并举”,历代浙江人逐步建立起了守信的朴素诚信观。浙江的历史事实表明,诚信造就了财富,诚信推动了发展。
如今,诚信依然是一切职业道德的“立足点”。现代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信用经济,诚信已成为现代经济的基石。倡导守信,就是要把诚信作为现代社会文明之基,要弘扬传统的“诚信”美德,更要大力推进现代“信用”建设,使遵纪守法、诚信发展、共创共富等意识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自觉的行为规范。
浙江自古文化繁盛,名人荟萃,耕读传家,具有崇学尚学的人文底蕴,形成了浙江人特别爱学习、特别能吃苦的精神品格和善于创业、勇于创新的文化传承。浙江传媒学院党委书记奚建华认为:“崇学尚学,能营造风清气正的氛围环境。”在新的时代,坚持学习、善于学习,是浙江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崇学”即崇文尚礼,倡导做一个好学的浙江人。浙江要再创发展新优势,要大力弘扬重学善学的文化传统,破除不思进取的观念,强化敢为人先的意识,不断激发创业热情、迸发创新智慧、鼓足发展动力,使浙江的改革发展始终充满创造性的活力。
说到“向善”,浙江传媒学院的朱锋刚博士呼吁:从关注人类福祉的高度来提倡向善。“向善”即行善积德、友善友爱,倡导做一个善良的人。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把浙江人建设成为一个团结和谐互助的群体,让“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价值取向深入人心。
浙江人历史上不仅擅商、长于致富,更饮水思源、乐善好施,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人心向善、从善如流,和谐社会也是向善的道德化社会。激励起人们心中向善的热情,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关系中,自觉履行社会责任,自觉地求善、行善、扬善,引导更多的人在积极的社会参与中感知认同应有的公民责任,使个人的道德良知升华为集体的人文关怀。
务实、守信、崇学、向善,你一言,我一语,价值共识渐渐水落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