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传媒学院宣传部(教师工作部)网站!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管理

精神文明

当前位置: 首 页 -> 精神文明 -> 正文

我校老师凌霭如两年如一日助人寻子引发全国关注

发布日期:2014-09-17  来源:党委宣传部、统战部   点击量:

在刚刚开始的2014年9月“中国好人榜”网络投票栏上,我校学报编辑部工作人员凌霭如榜上有名。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凌霭如无私帮助素不相识的湖南农村老汉找回了儿子,她的事迹感动了无数市民。近日,江苏省文明办把她作为镇江市唯一人选推荐到中国文明办,成为“中国好人”候选人之一。

自我校媒体报道凌霭如助人义举以来,《中国教育报》、《浙江日报》、人民网、凤凰网等五十多家媒体都对此事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报道,现在举国上下成千上万的市民都为凌霭如的义举点赞。

因爱坚持 为爱圆梦

老汉名叫向兴全,今年62岁,来自湖南湘西土家苗族自治州永顺县泽家镇。老伴10年前不幸病逝,大儿子遭人劫杀,智障儿子向飞在2011年5月失踪,音讯全无。之后3年多时间里,老向变卖家当,骑着一辆破三轮车横跨30多个城市寻找儿子。

2012年农历8月的一天,凌霭如从浙江传媒学院回到镇江老家,在汽车站门口第一次见到向兴全,对他的遭遇感到深深的同情。当晚,她联系了《扬子晚报》记者去采访向兴全,并给他捎去1500元钱。正是这1500元钱,挽救了老向的生命和他绝望的心灵。

老向至今清楚地记得,那一天正是中秋月明夜,全家团圆时。看着家家户户都在团聚,而自己孤零零的,像乞丐一样蓬头垢面、四处流浪,又想起老伴早死、大儿子早亡,二儿子失踪,他身上仅有的找儿子的800元钱也被人偷了,在这个陌生的城市举目无亲、求人无门,人生种种遭遇涌上心头,他竟产生了轻生的念头。“我那时觉得人活着没有一点意思,真的想在树上吊死算了。”老向说。

也许是上天有好生之德,就在他想自杀的时刻,《扬子晚报》记者打来电话,说想帮他找儿子,还有人给他捐了1500元钱。

一听到有人要帮他找儿子,还有好心人给他捐钱,他顿时看到了希望,心中也涌起阵阵暖流,觉得社会还是有很多好人。如果自己死了,儿子找到了怎么办,以后谁照顾他?

于是,老向打消了自杀的念头。后来他才知道,凌霭如正是那1500元的捐助者,是他的救命恩人。

这次帮助不过是刚刚开始,接下来的两年多时间里,凌蔼如为老向购买一切生活所需。逢年过节,她还会塞给他几百元生活费或者自掏腰包为他准备过节礼物。

向兴全依然记得,2012冬天的一个晚上,他衣着单薄地睡在一个石桥下面着凉了,得了重感冒,却无钱看病,也无钱买衣。他以为自己要病死了,再一次感到深深的绝望。

而就在这时,老向收到了凌霭如送来的包裹,里面有棉衣、羽绒衣、棉帽、暖手套、护膝套、暖腰带、鞋子,还有指南针、小喇叭、创口贴、药、纱布等。

“冬天风大又冷,我想他出去找儿子一定会冻着的,所以给他买了许多保暖的东西,”凌霭如说,“之所以买指南针给他,因为江苏太大,他不熟悉路,经常骑着破三轮车走冤枉路,太辛苦了,而小喇叭可以保护好他的嗓子。”

除了物质的资助,凌霭如更可贵的是对向兴全心灵的疏导与慰藉。凌霭如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如果你找到儿子最好,找不到儿子,我给你养老送终。”这给了老向很大的安慰。

“凌姑娘经常给我打电话,有时每天打一次,有时两三天打一次。每次我打电话给她,她都先挂断,再打给我,怕花我的电话费。来浙江后,每周都来看我一两次,她真是人美心更美!”向兴全说,“凌姑娘是我的救命恩人,是她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她就是我的活菩萨。”


媒体助力 情暖六月

由于生活、工作在浙江传媒学院,凌霭如对传媒的力量有着深刻的体悟。凌霭如发现,毫无目的地找,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只有借助媒体的力量,才有一线希望。于是浙江电视台、湖南卫视、《钱江晚报》、《扬子晚报》……这些知名电视台、报社都成了凌霭如联系的对象,两年下来,她已经联系了五十多家媒体。

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个地方电视台的记者跟央视寻人栏目——《等着我》导演聊到老向寻子的故事。于是央视导演给向兴全打电话,想请他上节目,可一听向兴全的介绍,觉得要找到一个智障儿子太难,他们又婉拒了。

老向非常苦闷,他只好打电话向凌霭如诉苦。凌霭如觉得机会难得,一定要帮老向抓住这根救命稻草。于是她三番五次地给《等着我》导演打电话,说到情动处,禁不住哽咽失声。导演看她这么真情,明知道希望比较渺茫,也只好答应帮忙了。

6月13日下午,凌霭如自己垫钱买了两张火车票,6月14日上午8点30与老向直奔北京中央电视台进行节目的录制工作。6月24日晚22点38分,由倪萍主持的央视寻人栏目——《等着我》正式播出。当“希望之门”打开时,向兴全还是没有看到他儿子的出现。他禁不住在节目现场放生大哭起来:“向飞,我的儿啊,你现在哪里……”

赵忠祥老师安慰他说:“在这个舞台上,暂时没有得到一个期望的好结果,但可不可以说,在寻亲的路上走上了一个更高的平台,我们满怀希望。今天作为一个新的开始,把此事告诉全社会更多的好心人,让他们每个人都关心起来。”

而然,事情在节目播出后的第二天有了转机。6月25日下午2点,凌霭如突然接到老向的电话,说山东临沂救助站打来电话,他们收留的一个智障青年指着电视机里的向兴全说“他是我爸爸”。凌霭如打开求助站工作人员发来的照片,不禁惊叫起来:“太像了!太像了!”

老向也兴奋地大喊:“就是他!就是他!是我儿子!”说完哽咽起来。

两年来,多少次幻想过的画面,在此刻突然变成了现实。凌霭如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禁不住泪流满面:“向大伯找儿子找得好苦,今天,终于找到了……”

6月26日上午,在央视《等着我》栏目组帮助下,凌霭如陪同向兴全赶到山东临沂救助站,在晚上19点与失踪三年的智障儿子向飞正式相认。向飞快速地跑到他住的房间,拿出他的衣裤鞋子打包好,放到老向的大袋里,嘴里嘟嘟地说着:“回家!回家!”

老向使劲地抓着儿子的手说:“是的,儿子,我们回家!”


善意待人 余香满城

得知凌蔼如老师帮助湖南老汉向兴全找到失踪儿子后,学校宣传部高度重视,及时向校党委汇报情况,第一时间组织工作人员对凌蔼如老师进行专访。

6月28日,7600多字的专稿《漫漫寻亲路殷殷助人心——我校凌霭如老师帮助湖南老汉实现父子团圆梦》在学校网站发布,《浙江传媒学院报》280期第1版也同时发表3000余字的深度报道《漫漫寻亲路 殷殷助人心》。

与此同时,宣传部及时联系《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浙江日报》、《钱江晚报》、浙江经视等社会媒体进行报道,大力宣传凌蔼如老师的助人事迹,引起社会媒体广泛关注,许多媒体都对凌蔼如老师进行专访,形成了滚雪球式的报道形态。

据了解,自今年7月以来,《中国教育报》、《浙江日报》、《浙江教育报》、《钱江晚报》、《扬子晚报》、《青年时报》、《今日早报》、《镇江日报》、《扬子晚报》、《京江晚报》、浙江经视、浙江电视台“1818黄金眼”、杭州电视台、浙江电视台教育科技频道《小强热线》、浙江公共新农村频道《深度报道》、镇江电视台《新闻相对论》以及人民网、中国文明网、中国教育网、中国新闻网、光明网、凤凰网等几十家媒体都对凌霭如老师事迹进行了报道。这样的媒体报道不但持续到9月还在进行,更重要的是比较深入,《中国教育报》以1000余字的篇幅、《浙江日报》以1600余字的篇幅、《浙江教育报》以1600余字的篇幅报道,《钱江晚报》、《青年时报》、《今日早报》等媒体以专版的形式进行报道,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呈现出报道媒体数量多、报道时间跨度长、报道内容程度深、报道效果影响大等宣传特征。

凌霭如老师的助人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在我校和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大家纷纷为凌霭如老师点赞。我校文学院一位老师说:“凌霭如老师的助人故事诠释着社会主义的真善美,不但是我校教师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也是塑造学生心灵的最好教材。”

新闻与传播学院大二学生唐同学说:“凌老师的助人故事读了让人感动,对我们大学生成长很有教益,她是浙传最美的老师。”

杭州市民张阿姨说:“两年来默默资助一个无亲无故的老人太不容易了,没想到浙江传媒学院有这样心地善良美丽的好老师,真的让人感动!”

镇江市市民沈先生说:“在《镇江日报》看到浙江传媒学院老乡凌霭如老师帮助老汉的事迹,我们家乡人都觉得很欣慰,凌老师大学没白读,这是镇江人民的骄傲!”

善行不止 感动继续

凌霭如老师的助人事迹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7月初,学校宣传部把凌霭如老师的事迹送到《浙江教育报》负责人,要求进行报道。

《浙江教育报》负责人拿着材料向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请示,刘希平厅长作出批示:要深入了解凌霭如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的表现,进行全方位的深入报道。

在学校宣传部工作人员配合下,《浙江教育报》记者对凌霭如老师、我校相关单位工作人员进行了广泛采访,并于7月14日以《好人凌霭如—一场寻亲引出的助人佳话》为题,用1600余字的篇幅进行了深入报道。

凌霭如老师的助人事迹也引起了她的老家江苏镇江市委领导的高度重视。京口区委把她的事迹推荐到镇江市委,8月5日,镇江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把凌霭如评为2014上半年度“镇江好人”,9月初,江苏省文明办推荐她成为江苏籍的几名“中国好人”候选人之一,充分体现了江苏各级领导对凌霭如老师助人事迹的肯定。

面对这些荣誉,凌霭如却显得很谦虚,“我做的其实都是力所能及的事,也许就是别人娱乐的时候,我花了点心思关心下他而已,所以并不觉得累,也能坚持下来。”凌霭如坦率地说,“我从没觉得自己做了什么,我只是尽我所能地多帮助一个人而已,这样大街上就少一个流浪汉,社会就多一份团结,多一份安宁。”

诚如她所言,凌霭如并没有因为荣誉停止帮助老向的步伐。在和向兴全一同接回儿子之后,凌霭如花了整整一天时间陪同老向的儿子在浙一做了全面的身体检查。之后,她主动联系湖南商会,说明向兴全父子的情况。湖南商会表示愿意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工作。

凌霭如的善行不会停止,她将继续以实际行动书写人间大爱、诠释社会至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带给我们更多感动。



 

浙江传媒学院宣传部(教师工作部)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 话:86832026、86879226、86832029    地 址:行政楼501、503办公室    E-mail:xcb@zjicm.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