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传媒学院宣传部(统战部)网站!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管理

理论学习

当前位置: 首 页 -> 理论学习 -> 正文

党委理论中心组专题研讨全媒体新媒体及09人才培养方案

发布日期:2010-01-06  来源:   点击量:

1月14日上午,党委理论中心组在行政楼409会议室召开学习扩大会议,学习研讨全媒体新媒体及我校09版人才培养方案。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全体成员、机关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二级学院院长、分管教学副院长参加了学习会。会议由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柴志明主持。

副校长项仲平阐述了全媒体、新媒体的概念和特征。全媒体是在传播界应用层面上流行的一个概念,它是综合运用文字、声像、网络、通信等各种传播手段,全方位传播内容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它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特征:一是全媒体是承载形式、内容形式和技术平台的集成体,其讯息传播渠道除了纸质和音像外,更多的表现为互联网、电信WAP、GSM、CDMA、3G、4G及流媒体技术。二是全媒体全面体现和包含了个性特征。三是全媒体体现了对受众的全面覆盖。四是全媒体体现以受众需求为导向的超细分服务。新媒体是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各种媒体形式,其“新”主要体现在技术上和形式上。新媒体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过技术革命而出现一种全新媒体,如互联网,一种是在旧媒体基础上通过技术引进和改良后,新旧媒体的结合所产生的新形式,如电子报。新媒体的特点表现在:一是新媒体消解了传统媒体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产业与产业之间、信息接收者与传播者之间的边界。二是新媒体可以与受众建立一种交互性和跨时空的联系。三是新媒体改变了传播的形态,即由点对多点变成了多点对多点的传播,受众的主动性大大增强。四是新媒体的传播费用大大降低,对传统媒体制品提出了严重挑战。项副校长还指出了全媒体新媒体环境下产业发展的趋势:①网络电视发展势头强劲;②手机媒体锋芒初显,成为媒体发展的新亮点;③移动电视、车载电视市场风起云涌。

副校长王渊明分析了09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背景。一是社会需求与行业发展的需要。二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新形势下新的教育质量观的形成及其国家分类指导、特色发展的高等教育发展格局。教育质量观是政府、高校、社会、学生四方博弈的结果,在不同阶段,围绕教育质量观博弈的结果也不相同。精英化教育阶段,高校具有质量观话语权,知识本位、学术本位成为高等教育质量观的重要决定因素。大众化教育阶段,社会需求、社会适应性以及社会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成为决定高等教育质量观的重要砝码。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学生的个人成长、个人满足成为制约教育质量观的重要因素。因此,大众化教育阶段,教育质量观应该从学术质量观转变为社会适应性质量观。我们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首先要考虑社会适应性。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国家、教育部关于分类指导、特色发展的高等教育的政策,有利于高等教育的结构、大学的模式的多样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高等教育分类为:Academic(学术型)、Professional(应用型)、Vocational(职业性)。当前高等教育的政策环境为我们人才培养的定位提供了一个宏观的背景。三是05版人才培养方案实践和本科教育经验的积累及认识的深化为09版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奠定了重要基础。

王副校长总结了09版人才培养方案的特点和收获。一是09版人才培养方案明确提出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实、素质高、能力强、重个性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思路更加清晰、目标更加明确,并且通过课程、实践和种种细化环节确保培养载体更加落实,培养体系更加完善。二是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得到推进,表现在:①进一步加强了基础;②更加强化了实践;③推进了交叉复合;④注重个性培育。第三,从工作层面来看,收获也很大,表现在:①通过与行业、高校的调研,进一步开阔了眼界,明晰了办学思路和办学定位,提高了办学自觉性;②理顺了课程资源、教师资源、实验资源,明晰了下几年的建设目标;③09版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历经几上几下,反复论证和多方求证,加深了各学院领导和教师对该方案的认识。

王副校长还强调了我们应该做好的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深化认识,转变观念,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来进行课程设置与教学;二是要加强资源建设,需要合理配置教师资源,统筹实验资源,开发产学研合作资源来支撑人才培养;三是要进一步优化管理方式,提升管理效率。加强对教学、实践环节的管理以及对经费切块的预算和管理。

副校长李军指出,09版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了学校主要领导的办学理念、学校分管领导的辛勤工作、学校领导班子的集体智慧、学校相关部门的丰富经验、二级学院班子的大量心血、学院广大教师的聪明才智、学校三十多年的办学积淀。它是我校人才培养承前启后的重要里程碑,是我校彰显特色继往开来的基本标识牌,是我校三次创业再铸辉煌的关键助推器。

李副校长说,着眼新媒体、全媒体为实施09版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角度。随后,他详细分析了媒介发展的七个历程,即语言、文字、书籍报刊、电报电话、摄影录音与电影、广播与电视、电脑与因特网,以此为标志开创了七个时代,即口头传播时代、书写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广播传播时代、电视传播时代、互联网传播时代、全媒体传播时代。李副校长阐述了“全媒体”概念,他认为,新媒体、全媒体古已有之。一种新媒体的出现,往往并不取代前一种媒体,而是新旧媒体同时并存、相互补充,今天的所谓“全媒体”只不过是各种媒体的整合度进一步加大而已。当前,所谓新媒体是指:互联网Web2.0、3G手机、交互网络电视等。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特点除了形式丰富、容量增加、速度加快之外,最主要的是媒体全民化、媒体双向化和媒体融合化。每一种“新媒体”的出现,都对社会人才培养规格提出了新的要求,如口头传播时代培养的是巫士(medium)和贵族,文字传播时代培养的是士人、知识分子、教士,报刊传播时代培养的是编辑、记者,广播电视传播时代培养的是录音师、摄像师、播音员,新媒体传播时代培养的是掌握网络和媒体知识技术的传播工作者,以及具备相关媒介素养的公民。全媒体在传播载体形态、传播内容形式、信息传输渠道上存在与单个媒体不用的特点。2009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积极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广播影视、手机广播电视等新兴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升级。2010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到2015年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这显示我国全媒体时代已经到来。

李副校长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把握“全媒体化”发展动态,树立“媒体融合型”人才培养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二是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融入“媒体融合” 教学内容(课程、辅修专业或专业方向)。三是根据业界“全媒体数字平台”和“全媒体运营流程”的发展态势,建立学校媒体融合教学实验平台,建设全媒体资源库。四是与国内拥有“全媒体采编系统”的 媒体机构建立教学实践关系,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全媒体新闻中心”、“报网合一”、“台网互动”、“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等全媒体运营模式。

党委书记奚建华强调指出,今天的会议是一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教学为中心的重要会议,也是探讨如何实施好新方案,进一步推进的动员大会。新版人才培养方案已经制定出来,关键是如何实施,要求各二级学院、机关职能部门、教辅部门和全体教职员工要统一思想、坚定决心,举全校之力,加大统筹力度,落实各项保障措施,打破传统体制机制障碍,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实施好新版人才培养方案。

校长彭少健指出,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新媒体不断涌现,媒体融合已成为一种趋势。在这种趋势下,首先需要我们思考新媒体全媒体背景下如何革新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其次,当前媒体融合,新媒体不断出现的大背景也为我们的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怎样才能适应当前的媒体环境以及媒介融合的趋势,在新专业的设置、现有专业的改造提升上做足功夫,使我校专业、学科永葆生命力,这将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要积极面对并认真思考当前专业不断细化与媒体不断融合的矛盾,以社会适应性为主要依据,通过专业整合,对部分现有的专业做出大的革新,积极开设适应当前媒体环境和整个媒体发展趋势的新专业,服务于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动画学院院长潘瑞芳、教务处处长姚争、副处长韩建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詹碧澄、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院长王挺围绕会议主题结合本部门工作先后作了交流发言。

 

浙江传媒学院宣传部(统战部)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 话:86832026、86879226、86832029    地 址:行政楼501、503办公室    E-mail:xcb@zjicm.edu.cn